《小岛经济学》阅读笔记
2025-03-29
Abstract
这本书是两年前读的, 最近整理笔记的时候重新翻出来, 简单易懂并且直接映射现实极具价值
- 基础生产劳动行为
- 捕鱼是岛民的统一劳动行为
- 渔民考虑到捕鱼器可以提高效率
- 其实就是提高了生产力
- 设计捕鱼器需要时间
- 渔民设计捕鱼器当天就不能捕鱼
- 其实就是需要成本
- 这会导致冒险和延迟消费
- 捕鱼器就是一种资本
- 这个时代资本就是一种设备
- 资本帮助岛民
- 初步借贷
- 有了资本就可以开始借贷,其实就是交易
- 手里有资本的四个决策
- 什么都不做:没啥变化
- 不再劳动:单纯变轻松了
- 50%利息借贷:将高生产力租借给别人
- 产生的额外的租金
- 租借可以创造双赢
- 但是资本方可以得到更多收益
- 100%利息借贷: 太贵了没人会借的
- 社会处理储蓄的五个方式
- 存起来
- 消费掉
- 借出去
- 投资
- 将上面四个结合起来
- 借贷开始后全岛生产力提升
- 人们开始有需求
- 需求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 人类会追求更多
- 需求需要资本
- 慈善对比商业贷款
- 提供供给可以提升生产力
- 但是给流浪汉提供供给只会让他们更悠闲,无法提升生产力
- 因此商业贷款优势更大
- 富人致富的原因
- 一开始就给别人提供了好处
- 延续好处并扩大市场
- 如果富人是通过窃取劳动者成果致富,那么他的财富会破势他人做一些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
- 这样可能造成总体生产力降低
- 被压迫阶级会逐渐减少工作量
- 到达一定程度会出现反抗
- 一旦这种反抗惠及自身就可能愈演愈烈
- 一些企业失败的反思
- 一开始没有做好约定
- 政府没有储蓄
- 只有个人才有储蓄
- 储蓄的贷款如果都给了无法还款的人那么就需要其他人民承担这些损失
- 只是损失很隐蔽多数看不见
- 消费贷款需要让总体生产力提升
- 借钱的人需要提升自己生产力
- 同时提供贷款也要考虑意外情况
- 意外情况就需要在消费贷款上面加一份应急贷款
- 国家也要考虑消费贷款和应急贷款的比例
- 公司可以根据经济情况进行比例的调节
- 现代国家贷款的弊端:政府将贷款的原因和结果分离,导致效率低下
- 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 总体生产力提高后,人们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
- 合作开始:几个人合并创建一个公司
- 生产力提高后会出现各种合作
- 储蓄和资本创造了生产力同时提供了保障
- 储蓄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 曾经很多经济学家和政府认为储蓄的价值不大
- 国家提倡消费而惩罚存钱的人
- 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这个情况完全不能用
- 消费不能超过产能,借款不能超过存款
- 为了消费而消费完全没有意义
- 一些虚空的消费会造成很大的危机
- 比如购买空气
- 或者一些奢侈品
- 思考: 疫情过后大家开始买性价比高的商品,拼多多的崛起以及钻石的暴跌等等
- 储蓄→资本→生产扩大
- 思考: 为何疫情后经济和房产经济导致的储蓄变少有关吗
- 统一货币
- 物物交换繁琐
- 货币的价值和大家认可的价值有关
- 分工的重要性以及分工对统一货币的需求
- 生产率和价格
- 降低价格可能提升销量
- 汽车和计算机
- 产能提升后物价就会降低
- 生产力提高后创造力和效率都提升,间接推动科技进步,使得产品价格降低
- 技术创新是个单向过程:一定会让生产力提升
- 经济学家的错误理解:消费提升经济
- 考虑日本和中国的消费降级
- 大家不消费而政府着急要提倡消费
- 解决方法重点不在消费而是在生产
- 降低价格可能提升销量
- 工资
- 最低工资法规
- 最低标准其实限制了一部分低技能的人的求职难度
- 假设一个人产能六百,但是最低工资八百,他就很难找到工作
- 思考:一些残疾人?
- 这个法规其实是一种甩锅
- 本身法律应该保障所有人得到正确的报酬
- 但最低工资法规让「正确报酬」的责任方变成了员工自身
- 剥夺了员工选择权
- 另一方面让低技能员工漫天要价导致将自己驱逐出职场
- 最低工资法规
- 就业
- 分工的重要性
- 纯粹劳动者没有资本的风险
- 资本家为了防止劳动者积累资本会用各种手段
- 一种手段是提供高薪资
- 丰厚的利润说明企业很好
- 多数情况应该对这样的企业进行鼓励而不应该诋毁
- 思考:华为?
- 上班族如果没有跳槽那就意味着当前工作在当前时间是最好的
- 员工的价值
- 需求:市场需求
- 供应:员工输出
- 提升需求的方法:
- 提升效率
- 特殊能力
- 提升需求的方法:
- 银行的出现
- 贷款业务必须盈利
- 需要提供利息
- 主要可选的抵押品
- 根据借贷人的情况考虑抵押品
- 利率的决定
- 同样根据不同的贷款人决定
- 根据不同的贷款类型和细节决定
- 利率会根据市场情况波动
- 对弈银行来说借贷和储蓄相辅相成
- 通过调节两种利率来控制储蓄和借贷
- 利率低→贷款多
- 利率高→储蓄多
- 储蓄多→需要更多借贷
- 借贷多→需要更多储蓄
- 周期经济的因素
- 银行对资产回报最大化的愿望
- 银行对高风险投资损失的担忧
- 个人投资偏好
- 银行的安全保障
- 低利率也会给贷款人一种虚假的未来
- 房贷利率低了可以贷款了这样的想法
- 通过调节两种利率来控制储蓄和借贷
- 高风险投资
- 考虑风险而影响贷款
- 不发放享乐的贷款
- 政府可以根据政策让贷款向特定方向倾斜
- 美联储是一家私有银行但是它是政府支持的机构,是美国财政部的延伸
- 使得他可以控制基准利率并控制国家经济
- 美联储需要有专业性
- 美联储不借贷也不提供储蓄
- 考虑风险而影响贷款
- 政府和国家的出现
- 政府建立
- 领导者选举和参议院选举
- 政府无权剥夺人们自由
- 军队组建
- 法院体系,宪法和最高法官
- 基础设施和支持
- 参议院从人民税款中支出公共消费
- 新的工作岗位和纳税
- 美国政府遵从人权至上
- 但一些人觉得危机来临时政府需要有更多权利
- 人民不再纳税
- 政府会用一些手段给人名一种免费的感觉
- 政府的一切都基于纳税
- 政府会用灾难来建立纳税的正当性
- 政治家的游说
- 比如出现某些灾难的时候,政府发言人会出来说话。
- 可能会出现腐败
- 对于一些腐败的区域,人们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还不如私有银行
- 但是因为政府聚集了很多人才。所以在一些决策之上占有优势。
- 以美联储为例,集中式管理最终的结果就是完全抛弃了黄金的兑换。
- 如此一来使得美国完全用货币进行交易。
- 纸币这样一般等价物的价格波动不像黄金一样好控制。
- 这样就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很难掉头。
- 政府建立
- 通货膨胀
- 理论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成本
- 经济繁荣导致消费和生活成本升高
- 生产力提高的抵消作用导致人们没有特别注意到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的影响
- 抑制储蓄:人们减少储蓄
- 人们会逐渐注意到通货膨胀
- 人们消费提升
- 少量的经济推动功能
- 企业削减成本
- 失业出现
- 抑制储蓄:人们减少储蓄
- 第二个小岛(b 国)的出现
- 统一货币是贸易的重点
- 第二个小岛会考虑使用和(a 国)同样的货币
- 出现国际贸易
- b 国购买 a 国的产品
- 生产就逐渐交给 b 国
- 国外需求推动了当地经济
- 国际贸易对 a 国的经济推动甚至延缓了通货膨
- b 国购买了资本设备进行了改革
- b 国经济发展,新建工厂制造产品
- b 国类似中国,a 国类似美国
- a 国发行美元
- 并且 b 国以及其他国家都有存在美国银行的货币
- 导致美国可以不用自己存钱,令借贷更加简单
- 中美切割经济应该尽早
- 服务员的崛起
- 令 a 国开始转向服务业
- 高附加值的服务业
- 出现更多的外包
- 思考:生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否会将重心转向服务员?
- b 国逐渐开售发展技术
- 开始用一些 996
- 技术剽窃
- 专利盗用
- 毕竟在 b 国法律肯定偏袒向 b 国自己
- 逐渐导致钱越来越多流向 b 国
- b 国生产,a 国消费,这样的关系维持了很久
- a 国会有很多养不起自己国民的风险
- 令 a 国开始转向服务业
- 经济失衡
- 贸易顺差
- 出口大于进口
- 国际市场就需要当地货币来购买产品
- 20 世纪中叶美国一直是顺差
- 贸易逆差
- 美元的霸主地位推动了贸易逆差
- 很多国家不愿意使用美元
-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美国多是逆差
- 21 世纪因为中国崛起美国逆差更严重
- 2008 年经济危机减慢了贸易逆差
- 全球货币战争
- 国家有意让自己货币贬值
- 这样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下降
- 贸易顺差
- 货币危机
- 外国储蓄者频繁过来用纸币取真实货币
- a 国开始关闭兑换窗口
- 关闭窗口让他们度过了经济危机
- 货币危机过去后通货膨胀也消失了
- 导致经济反倒稳定了下来
- 真实货币和纸币有很大的不同
- 棚屋贷款
- 住房贷款有明显的抵押物:服务
- 服务要求借款人交大量首付
- 并且要参考信用记录
- 政府帮助每个人提供住房贷款
- 政府的协助导致房贷变多
- 银行也拿到了更多的货币
- 棚屋经济开始发展
- 建筑,装修,设计,家电等经济都开始发展
- 但是这个其实创造了风险
- 因为这些经济并没有提升产能并没有提升效率
- 助学贷款也开始发放
- 人们逐渐认为购买房屋很重要
- 房屋价格飙升
- 国家开始调节利率
- 逐渐越来越多的金钱进入房屋
- 房屋价格上升的过程中,装修价格的收益也变得非常大
- 但是这一操作其实并没有创造更多的利润
- 并没有任何人的效率提升
- 思考:遇到一些价格的时候要考虑一下是否有效率提升。
- 思考:溢价可能就搜一种风险
- 房屋价格又越来越高
- 很多人都能看到风险
- 政治家想用虚假的繁荣伪装风险
- 房屋市场的崩溃
- 大多数人都不是住的房都是投资的
- 房屋市场泡沫破的一刻,出现了恐慌性抛售
- 因为所有人都是投资的可以随时脱手
- 紧接着就出现需求变化价格暴跌
- 贷款业务直接大挫
- 房屋市场破灭后导致很多连带产业一起受挫
- 随后国家开始提供刺激政策
- 任由服务价格下跌可能还有好处
- 人民就可以将钱花到其他地方
- 但是政府的干预阻碍了钱的再次分配
- 政府控制了服务不然房价下跌
- 历史的学家都觉得经济危机是麻烦原因而不认为经济危机前的虚假繁荣是原因
- 房屋大萧条
- 没有人购买房屋
- 各种刺激方案
- 通过一些首套房和二套房优惠进行刺激
- 刺激计划都没有效果
- 刺激方案:
- 减少消费
- 增大产量
- 增加贷款:外国人承担风险
关于本文
文章标题 | 《小岛经济学》阅读笔记 |
发布日期 | 2025-03-29 |
文章分类 | Reading |
相关标签 | #Reading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Crashes |
最近文章
留言板
PLACE_HOLDER
PLACE_HOLDER
PLACE_HOLDER
PLACE_HOLDER
PLACE_HOLDER
PLACE_HOLDER
PLACE_HOLDER
PLACE_HOLDER